以下是2012年7月11日寫的網誌,想不到可以在除夕晚上聽到這曲演奏速度慢的版本,
..
數天前聽了一塲管弦樂,當中有英國作曲家艾爾加(Sir Edward Elgar) "謎語變奏曲"(註1) (Enigma Variations Op36) ,我對其中一段"Nimrod"的旋律很喜歡,在網上找資料才發現這章節的樂章有很多版本,最特別的是每年英國
Armistice Day 會以管樂演奏此段樂章。
也有其他人用這旋律填上歌詞演唱
.
不過我還是喜愛全首樂章聽,比較喜歡
Leonard Bernstein 的版本,其中第十二節大提琴獨奏的一段旋律十分優美動人。
Enigma Variations Part 1
Enigma Variations Part 2
Enigma Variations Part 3
註1
埃爾加(Elgar)《謎語變奏曲》(Enigma Variations, Op 36)是為了練習變奏曲而寫作,在創作過程中,埃爾加收獲豐碩,不只使自己晉升為成熟的作曲家,名聲也隨之而來——盡管他向來不在意名聲。漢斯·李希特於 1899年6月19日在倫敦指揮《謎語變奏曲》的首演,為當時這首全新的作品做了完美的歷史見證。
G小調的憂郁主題是此曲的基礎,也是標題中之“謎”。埃爾加原本不肯透露謎底,不過數年後他對朋友提到:這個主題“在(1898年)我作曲的時候,表 達的是藝術家的孤獨感……對我而言,它現在仍然代表同樣的意義。”十四首變奏曲描寫的都是作曲家熟悉的人物(多半是他音樂界的朋友),以姓名縮寫、密碼、 甚至是秘密符號代替。長久以來,這些朋友的名字一直是個謎團,不過後來埃爾加終於在此曲的鋼琴伴奏譜的附註上,讓謎底完全揭曉。《謎語變奏曲》是音樂史上 最優秀的獨立變奏曲之一,作曲技巧可與勃拉姆斯的《海頓主題變奏曲》和理查·施特勞斯的《唐吉珂德》(Don Quixote)媲美,但表達的情感經驗卻更為豐富,因為在描繪他好友最鮮明的特質——無論是憂郁、溫柔、喧鬧或者是害羞的時候,埃爾加其實是在描寫他自 己。
第9首《獵人》(Nimrod)是對諾維洛音樂出版公司(Novello and Co.)的紀格(August Jaeger)先生致敬,情感豐富,根據作曲家描述——此曲是一次夏夜長談的記錄,交流的主題是貝多芬的慢板樂章。慢板,“Nimrod”是一個綽號,屬 於埃爾加最好的朋友,出版商奧古斯特-傑格(Augustus J. Jaeger)。埃爾加運用了相仿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二樂章開頭的旋律,組成這個變奏的主要部分,以這樣的禮遇,贊頌朋友身上高尚的情操,傳說埃爾加曾與 這位朋友夜晚散步,朋友間聊的話題就是貝多芬。主題愈發蕩氣回腸的,不吝溢美之詞,表達令人難忘的情誼,追憶與朋友在一起激情充實的歲月。
資料連接:
http://jgospel.net/media/raination/elgar-enigma-variations-op-36-variation-9-nimrod-a-j-jaeger.c8195.aspx
更詳細的資料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uyacw/15510201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